首页

舔足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8 11:09:25 作者:重庆17所名校的28位名师专家组团赴西藏昌都送教 浏览量:56696

  中新网昌都5月27日电 (记者 刘相琳)2025年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27日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启动。来自重庆17所中学、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的28位名师专家,将在5天时间里,走进昌都市卡若区、芒康县、类乌齐县、察雅县的多所学校,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进行专业指导。

图为赴昌都送教的重庆名师专家团合影。昭信教育研究院 供图

  此次活动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指导,重庆市第十批援助昌都项目建设管理指挥部主办,昌都市教育局协办,重庆昭信教育研究院承办。送教的名师专家来自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重庆八中、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重庆市人民小学、重庆市巴蜀小学、重庆市渝中区巴蜀幼儿园、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等17所知名学校,是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开展三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此次送教活动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4个学段及特殊教育,旨在充分发挥重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专题讲座、课堂示范交流研讨,“一对一”牵手帮扶等形式,为昌都学校和教师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助力提升昌都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两地教育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

图为活动启动仪式。刘相琳 摄

  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田野表示,重庆和昌都虽相隔千里,但30余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接力奋斗,推动援藏项目落地生根,其中教育援藏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送教的名师专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育能力。名师专家们聚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精心设计、创新方式,将毫无保留地分享重庆的好经验好做法。希望通过送教团的努力,为昌都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知识的窗,为昌都教育注入新活力。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礼嘉中学校党委书记曾万学代表名师团发言时说,此次名师送教是对“组团式”援藏的创新深化——有“名师名校长名院长”的思想引领和入校入园的指导、红岩精神大思政课堂的展现、对中小幼职一体化发展的探讨等,分层分类,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全体送教教师将努力发挥教育排头兵的专业引领,构建渝昌教师成长共同体。

图为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汪红霞在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讲座。  刘相琳 摄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教育局局长周凯表示,希望各位送教的名师专家在教师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资源、办学条件上对昌都给予支持。这次活动一定能为昌都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有益助力,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积极贡献。

  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昭信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睫介绍说,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举行3年来,已有重庆46所知名学校的68位名师专家走进昌都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进行专业指导。几年下来,精彩纷呈、亮点显著,送教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感人故事和精彩瞬间。未来,重庆的名师专家们将继续为昌都教育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在当天活动启动仪式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九龙坡区谢家湾幼儿园分别与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昌都市第六幼儿园签署“一对一”牵手帮扶协议,签约方将在教育资源共享、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启动仪式结束后,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原党委书记,重庆红岩干部学院原院长朱军以“传承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题,作了专题讲座。(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今年前10个月访港旅客约3670万人次 同比增长37%

三明清流9月27日电 (记者 闫旭)“我叫许良远,所以跑了很远,从台湾来到大陆。”1992年,许良远来到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投资700多万元人民币创办桦信茶菓开发有限公司,成为到清流投资的第一位台商。

印度北方邦一医院发生火灾 已致10名新生儿遇难

着力做好应急物资调运保障。落实应急预案,提前备足应急物资调运的人力、物力,做好各项准备,确保接到调令后第一时间调出,切实做到闻灾而动、闻令而动。优化调运路线、运输方式等,统筹抓好现场指挥、物资装运、安全作业、运输保障等工作,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

【东西问·中外对话】德国研究专家:中国的发展诉求不是追求“大国幻想”

就业帮扶效果有待提升。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需要就业帮扶的毕业生范围界定不太明确,帮扶群体没有具体分类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群体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还不多,少数院校还停留在宣讲就业政策、指导求职技巧等基础服务层面。另一方面,高校与政府公共服务部门、企业以及学生家长之间没有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帮扶工作格局,就业帮扶合力不足。此外,部分就业困难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个人定位不准,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专业技能无法适应当前社会需要,扶“智”与扶“志”任重道远,就业帮扶效果有待提升。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广州市越秀区总工会维权工作部部长刘辰介绍,本届大赛吸引了广东当地大型著名餐饮企业及新派粤菜餐厅选手参加,旨在为选手提供平台交流。

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五一”假期注意出行安全

推进文化创新,凝聚改革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要以文化创新增进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赋能深化改革,通过文化创新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丰富具有时代风貌的文化实践,把人民群众的改革创新积极性充分激发、调动起来,使改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和精神动力源泉,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成熟、自信的大国形象。比如,福建泉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被誉为“海丝明珠”,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通过盘活文旅资源、融入现代元素等方式让一些非遗项目“火出圈”、美名扬,烟火气、文化味以及“美美与共”的多元文明在这里碰撞与荟萃,为相关制度、实践等领域的创新沉淀了文化基础,厚积了无限活力。作为“晋江经验”的诞生地,也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早发源地之一和福建经济发展的“指标城市”,泉州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从中汲取改革创新、敢闯敢试的智慧力量,以延续千年爱拼敢赢的城市品格,实现文化先行、商贸共赢局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